漫湾镇“三抓三促”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垃圾治理

时间:2021-09-26 09:26 来源:光明经济网

       漫湾镇坚决贯彻落实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“三张牌”、“三个示范区”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坚持生态立镇、建设美丽家园,着力打造以茶产业和康养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,以农村垃圾治理为切入点,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。

        一、抓宣传动员、促意识转变

       垃圾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短板和难题,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首先从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。一是统一思想。镇党委、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,坚决贯彻落实省委、市委和县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,树立“生态第一、绿色发展”的理念,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,以问题为导向,将农村垃圾治理作为茶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要务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。二是引导群众。农村垃圾治理提升的是人居环境、提高的是群众思想觉悟、改变的是群众的生活习惯。漫湾镇按照“边整治、边宣传、边引导”的工作思路,加强宣传教育引导,走进农村、走入农户召开户长会300余场次,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,制作宣传展板42块。采取“先易后难、典型带动、示范引领”的工作方式,落实庭院清洁、道路保洁、垃圾清运制度,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分步骤、分层次推进。

       二、抓制度落实,促成效提升

       一是完善规划布局。将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我镇“十四五”规划,充分利用“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和美丽村庄申报,科学规划垃圾处理设施,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抓好配套设施建设,坚持“集中处理为主、分散处理为辅、共享配套设施”的理念,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。在垃圾治理工作中,镇党委结合实际镇情,按照“划片建设施、分片定方案”的原则,将全镇11个村规划为3个片区,建设无害化垃圾焚烧处理设备3套。二是健全垃圾收运体系。按照“源头减量、分类处置、集中焚烧”的原则,进一步完善“户清扫、组收集、村集中”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,最大限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、就地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。建成农村垃圾池148个,投放垃圾桶160个,由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及焚烧,村委会负责监督管理,镇人居办定期巡查监督,垃圾清运体系逐步完善,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,以点带面,推动全镇农村垃圾清运工作的开展。三是建立垃圾治理制度。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,将人居环境提升垃圾清运、厕所革命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中,在集镇区、昔宜景区、白莺山村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垃圾“日产日清”制度。实行差异化收费制度,对辖区内的餐馆、茶厂、企业根据规模和垃圾产生量核定收费。农户运用村规民约一事一议的方式协商,按照片区结合路程确定垃圾清运费,既减轻了农户成本又确保了垃圾清运处理能正常运转。费用的收取和支出接受村监督委和村民的监督,确保资金安全。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各村组坚持开展每周三次集中义务劳动,清扫道路、整治垃圾,疏通沟渠,将建设美丽乡村形成常态机制。

       三、抓督促问效,促村民共治

       一是创新机制。充分运用协商在基层的专项协商成果,成立村环境卫生监督队,对三个垃圾清运片区开展交叉检查。建立片区联席会议制度,对垃圾清运和费用收支、卫生督查等工作进行协商督办。各村监委主任为本村卫生监督员,对全村路段保洁情况、保洁员履职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。二是创建“五级”网格。探索构建“干部包村、两委包片、组长包组、党员包户、群众五包”的五级网格化管理模式,与农户签订门前“五包”承诺书,以纵横到边、覆盖全镇、责任到人、监管到位的网格化监管措施压实工作责任。三是以评比促提升。镇每月组织人居、环保、纪检等部门深入村组开展人居环境督查,实行一月一督查,一季度一评比,半年一通报,设立人居环境“红黑榜”,将人居环境考核指标纳入村级年底考核。积极发动群众举报、曝光乱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,通过正面引导、反面曝光,调动群众参与全域垃圾治理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(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漫湾镇陈光杰)

 

编辑:z0011
图片新闻